14. 規劃及發展

發展中的新管制站

深圳灣管制站
深圳灣管制站是位於深圳灣口岸的新管制站,將會是 海關第四條陸路過境通道。興建該管制站,是為了紓緩落馬洲、文錦渡和沙頭角等其他管制站龐大的車輛和旅客流量。深圳灣管制站設有118條行車線,每個方向各有32個貨車報關亭、25個私家車報關亭和兩個旅遊巴報關亭。在二零一六年,深圳灣管制站估計將可處理達60 300架次和61 300人次的車輛和旅客。

深圳灣管制站是香港和深圳首個採用一地兩檢安排,為旅客和貨物清關和辦理出入境手續的管制站。根據一地兩檢安排,雙方會在各自的指定範圍內,根據本身的法例和規定清關和辦理出入境手續。

深圳灣管制站訂於二零零七年中啟用,總共會有561名海關人員調派該處工作。一如其他海關管制站,海關會在深圳灣管制站採用先進科技提供清關服務,以配合部門執法和利便商貿的雙重使命。該管制站的清關設備包括兩套固定X光車輛檢查系統;這兩套系統可在短短兩分鐘檢查一個40呎貨櫃。其他高科技設備包括流動X光車輛掃描系統、違禁品電子探測器,以及偵測非法入境者的二氧化碳探測器。

 

落馬洲支線管制站
落馬洲支線是上水至落馬洲/皇崗的新鐵路旅客通道。這條鐵路支線是為疏導羅湖站部分跨境旅客而興建的。新鐵路通道每日出入境旅客流量為15萬人次。

落馬洲支線管制站訂於二零零七年啟用,總共會有84名海關人員調派到該處提供清關服務。一如其他管制站,該管制站會採用X光檢查器和違禁品探測器等先進檢查設備為旅客清關,並設有現代化的海關清關室,以便安全地清關,同時保障個人私穩。

 

屯門客運碼頭
屯門客運碼頭是新的跨境渡輪碼頭,提供香港與珠海之間的客輪服務。該碼頭已於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三日啟用,每日可處理乘客量高達120 000人次。海關已調派共26名海關人員到該碼頭,以便處理旅客清關工作。

 

其他計劃

規劃中的新管制站
為推動香港的經濟發展和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客貨流通,政府正就多項新工程進行研究和規劃,這些新工程包括港珠澳大橋、位於香園圍的蓮塘過境設施,以及東南九龍的新郵輪碼頭。海關會全力支持當局規劃和落實這些新工程。

海關總部大樓
海關總部大樓將於二零零七年動工興建。有關工程已於二零零六年六月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建築工程將於二零零七年四月動工,於二零一零年年底竣工。

海關總部大樓將座落於北角渣華道和電照街交界處,地點適中。大樓樓高32層,淨作業辦公區面積有27 567平方米。大樓設有辦公室、停車場,以及專門和一般設施。來自25個行政及調查科系的約1 850名海關人員將會遷往大樓。

新大樓將會提供額外的辦公區和新設施,例如一個無綫電指揮控制中心、一個室內練靶場、一個多用途演講廳、一個展覽中心,以及一個先進的資訊科技中心。把各海關辦事處搬到同一幢大樓,有助於提高海關的運作效率,而各調查科系的保安措施亦可得到改善,使處理案件、檢獲物品和被捕人士的工作能安全地進行。由於各項顧客服務集中於一處,海關的公眾服務亦會有所改善。

 

新計劃/工程

沙頭角管制站擴建工程
這項擴建工程為沙頭角管制站提供額外的清關地方和設施。有關的建築工程於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動工,並於二零零六年六月竣工。海關的辦公地方和檢查區,包括新的搜查犬舍,已由204平方米增至777平方米。

翔天廊
為應付迅速增長的服務需求,並保持香港國際機場作為主要國際機場樞紐的地位,香港機場管理局現已興建了第二座客運大樓──翔天廊,新客運大樓於二零零七年二月正式啟用。海關派員到值日室當值,處理應課稅品、批註暫准進口證,以及回答離境旅客的一般查詢。此外,海關人員亦有駐守職員通道,並執行有關的檢查工作。

航空貨運業的擴建工程──亞洲空運貨站
鑑於航空貨運業發展迅速,亞洲空運貨站已投資17.5億元擴建其貨站(二號貨站),而該建築工程現已完成。二號貨站是一個多層貨倉,總面積達117 000平方米,並配備最先進的運件處理系統,由最新的電腦應用系統和基礎設施支援,以執行每年91萬公噸貨物的處理量。該貨站在二零零七年分兩階段投入運作,而兩個貨站每年合計的貨物處理量將達150萬公噸。

航空貨運業的擴建工程──敦豪中亞超級樞紐
為保持香港作為首要區域航空貨運樞紐的地位,香港機場管理局向敦豪國際(香港)有限公司批出了專營權合約,以便在香港國際機場發展新速遞貨運站,即中亞區樞紐中心。自中亞區樞紐中心在二零零四年六月啟用以來,敦豪的貨物量迅速增長。

鑑於貨物量急劇增長,敦豪宣布加快進行名為中亞超級樞紐的擴建工程。新設施會將敦豪的包裹分揀能力由每小時2萬件提升至3萬5千件,而文件處理量亦會由每小時1萬5千份提升至4萬份。為支援敦豪的擴建工程,海關會設置清關設施,在中亞超級樞紐提供有效和便捷的清關服務。

 

海關設備及設施

海關區域巡邏艇
在海關船隊的19艘船隻中,有三艘使用多年的區域巡邏艇將予更換。海關現正擬備新巡邏艇的技術規格 。該三艘現有的達汶三型巡邏艇會由體積更大的巡邏艇取代,而新巡邏艇會配備先進導航技術,以加強航海性能,為海關的海上反走私行動提供支援。預計三艘新巡邏艇會在二零零九年或之前投入運作,總預算成本為1.17億元。

海關無線電通訊系統
海關現正進行技術研究,以便更換及提升其無線電通訊系統。為方便進行研究,海關在二零零四年委託機電工程署就其通訊和行動用的無線電網絡進行顧問研究。該項顧問研究已於二零零五年完成,海關現正審議各項可供選擇的方案,務求令重新添置的系統能切合部門日後的技術和工作需要。

固定X光車輛檢查系統
自二零零三年年初將兩套X光車輛檢查系統分別設於落馬洲管制站南北行線以來,檢查每輛貨車所需的時間已由原來的三至四個小時大幅縮短至20分鐘以下。兩套系統大大提高了海關清關的效率以及遏止跨境走私活動的能力。由二零零五年一月至二零零六年八月,落馬洲管制站所裝設的兩套系統破獲共78宗走私案件,檢獲物品總值2 600萬元。

 

海天客運碼頭

跨境渡輪碼頭──海天客運碼頭於二零零三年九月啟用,為過境旅客提供往來香港國際機場與中國內地珠江三角洲其他港口之間的渡輪服務。直至目前為止,總共有五個港口,包括澳門、福永、蛇口,中山和虎門,提供海運轉空運和空運轉海運服務。

由於使用該項服務的旅客無需在香港國際機場進行海關、入境和衛生檢查程序,海天客運碼頭實為穿梭於中國內地珠江三角洲與世界各國的過境旅客提供便捷和舒適的旅運服務。在香港國際機場的客運大樓與海天客運碼頭之間設有加了封條的巴士,經被劃為禁區的專用通道,來回運載過境旅客及其行李。由於有充足的保安措施,海關在海天客運碼頭只採取突擊搜查的方式處理旅客,以便利貿易和旅遊業。

自二零零三年九月啟用以來,海天客運碼頭的每日過境客運量已達4 000人次。為應付日益增加的服務需求,香港機場管理局已於二零零六年十二月把有關服務範圍擴大至北上的接駁渡輪,以便利海天客運碼頭的空運轉海運旅客,登上從中國客運碼頭或港澳碼頭開出的離境渡輪前往珠江三角洲。

 

實施紅綠通道系統

紅綠通道系統自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一日起在各海陸空入境站實施。引入這個新清關模式,目的是便利旅客清關、加強保障應課稅品的稅收,以及與旅客清關的國際慣例看齊。實施新運作模式,無需增加人手。

抵港旅客可選擇使用入境站海關大堂的「紅通道」或「綠通道」進行海關清關。「紅通道」是為有物品申報的旅客而設,而「綠通道」則供沒有物品申報的旅客使用。每個通道入口均設有顏色指示板,以便向旅客清楚指明應使用哪條通道。

使用「綠通道」的旅客不會獲豁免接受海關檢查。海關人員會根據風險管理原則,抽選旅客進行檢查。如被發現攜有過量的應課稅品,或攜有禁運/受管制物品而並無有效的牌照/許可證,有關旅客可被檢控。在紅綠通道系統下,海關人員既能維持有效率的清關服務,亦可便利旅客作出申報及在清關室內接受行李檢查。

自系統實施以來,各管制站的入境旅客絕大部分(接近99.9%)都使用「綠通道」作海關申報。在採用新模式為旅客清關後,各入境站平均每日收到的稅款,以及檢控個案和以罰款代替起訴個案的數目,均有所增加。

至於航空旅客,他們普遍認為「紅綠通道」模式的服務較以往的「開放式櫃位」措施更令人滿意。他們對紅綠通道系統的 設置、標誌和環境,以及駐通道海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態度,均表滿意。機場持份者對紅綠通道系統亦表歡迎,因為該系統能便利他們向旅客提供航班或機場服務。此外,他們對紅綠通道的旅客人流管理亦感滿意。

 

海關搜查犬基地

落馬洲和沙頭角海關搜查犬基地分別於二零零五年三月和二零零六年十月啟用,以應付四個陸路邊境管制站的運作需要。落馬洲的犬隻基地佔地約600平方米,可容納五至八隻緝毒犬。沙頭角的犬隻基地面積較小,佔地約100平方米,可容納兩隻搜查犬。


上一章 主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