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本港的貿易信譽

鑑於工商業對香港經濟極其重要,海關執行多套貿易管制制度,包括產地來源制度、紡織品管制制度、戰略物品管制制度、進出口報關制度及金伯利進程發證計劃,以確保香港完全履行國際義務及多邊貿易協議。海關透過執法行動,保障貿易商及製造商的合法權益。此外,海關亦協助調解海外貿易商與本港供應商之間的糾紛,以維持香港的貿易信譽。

  返回頁首
 
   

   
 

產地來源制度

香港實施全面的產地來源制度,以確認香港製造的貨物原產於香港。作為管制安排的一部分,產地來源證申請書所載的出口裁剪及車縫成衣必須附有由工業貿易署確認的生產通知書。有關生產通知書的規定旨在確保生產裁剪及車縫成衣的主要製造工序是在香港進行。為維護此套制度的公正及信譽,海關會對申請產地來源證的工廠進行登記前視察,以查核其生產能力;並定期巡查已登記的工廠,以確保有關工廠持續符合各項登記條件;又對產地來源證申請書及生產通知書所載的貨物進行貨物付運檢查。在二零零五年,海關進行31 356次工廠巡查及貨物付運檢查。在二零零六年,海關進行45 997次工廠巡查及貨物付運檢查。



一名海關人員正巡視一間造紙公司。


 

  返回頁首
 
   

   
 

紡織品管制制度

自全球的紡織及成衣產品配額限制於二零零五年一月一日起取消後,香港繼續維持一套紡織品管制制度,以確保聲稱香港製造的紡織及成衣產品符合香港產地來源的規定。海關致力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維持這個制度的信譽,以加強貿易伙伴的信心,從而確保香港的紡織及成衣產品能不受限制地銷往外地市場。

海關實施一套全面的執法計劃,並定期檢討其策略,以配合全球及本港紡織及成衣貿易及製造業內不斷轉變的環境。海關已採取以情報為本的策略和雙管齊下的執法措施,以處理非法轉運紡織品問題。除針對工廠的付運前及付運後檢查、實時生產檢查及工廠記錄核查外,有關的措施亦包括定期突擊檢查行動及加強對特定目標的檢查及調查。

在打擊非法轉運方面,海關採取的突擊檢查行動取得顯著的成效。在突擊檢查行動中策略性使用情報和風險管理方法,使海關更有效地遏止非法轉運活動。二零零五年,海關進行突擊檢查行動1 092次,當中檢查了紡織品36 311批,偵破343宗非法轉運紡織品案件,檢獲貨值6 250萬元,與二零零四年比較,偵破的案件數目增加2%,而檢獲的貨物價值則增加18%。此外,有939人/間公司被檢控各項與紡織品有關的罪行,而法庭判處的罰款共1 850萬元,檢獲違例紡織品及成衣總值8 070萬元。

二零零六年,海關進行突擊檢查行動1 022次,當中檢查了33 397批貨物,偵破496宗非法轉運紡織品案件,檢獲貨值4 956萬元。此外,有560人/間公司被檢控各項與紡織品有關的罪行,而法庭判處的罰款共1 200萬元,檢獲違例紡織品及成衣總值7 297萬元。

此外,為了取締從事非法轉運紡織品活動的不法廠商,海關在二零零五至零六年度採取特別行動,對441間工廠進行記錄核查,以確定這些工廠在特定生產期間的生產力。結果,九間工廠被檢控,276間工廠被禁止繼續使用簽證及發證服務。

全球配額限制於二零零五年取消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美國政府於二零零五年八月,就紡織品及成衣貨品貿易的合作事宜簽訂諒解備忘錄。在二零零五年十一月根據諒解備忘錄進行的香港/美國聯合工廠巡查中,共觀察38間工廠。在二零零六年十二月進行另一次的聯合工廠巡查中,共觀察54間工廠。



一名海關人員正巡視一間製衣廠。


 

  返回頁首
 
   

   
 

戰略物品管制制度

為維持作合法商業及研究用途的高科技物品自由進出口,並防止不法之徒利用香港作為受管制戰略物品擴散的渠道,海關與工業貿易署攜手合作,嚴格執行戰略物品管制制度,監察戰略物品的進出口情況,以及偵察任何提供服務以助發展和生產大規模毀滅武器的活動。

為確保香港完全履行《化學武器公約》,《化學武器(公約)條例》落實香港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及監察涉及敏感化學品的活動的有關國際認可協定。海關透過執行條例,協助確保香港可繼續取用各種化學品,以供本地作工業、醫療、研究及貿易用途。

為打擊非法轉運戰略物品的活動,海關經常查核進/出口證,以核對許可證申請書所申報的資料,並查核進口貨品的處理方式,以確保進口貨品是根據所申報的方式使用。二零零五年,海關共進行2 474次進口許可證核查、3 594次出口許可證核查及180次貨品處理檢查,並調查227宗案件,檢控33人/間公司,而法庭判處的罰款共49萬元。案中涉及貨物總值4 600萬元。二零零六年,海關共進行2 352次進口許可證核查、3 875次出口許可證核查及78次貨品處理檢查,並調查226宗案件,檢控52人/間公司,而法庭判處的罰款共183萬元。案中涉及貨物總值1.53億元。

  返回頁首
 
   

   
 

進出口報關

海關負責管理及執行進出口報關制度。根據法例規定,任何人凡進口或出口物品(獲豁免物品除外),須在進/出口物品後14日內提交報關表及繳交報關費。如出口的物品屬《工業訓練(製衣業)條例》附表所列的港製成衣製品(包括鞋類),則須另繳成衣業訓練附加稅。海關經常進行核查,確保報關表在法定時限內提交及列載準確資料。遲交報關表或報關資料失實,均可能會遭受檢控及判處罰款。

二零零五年,海關共收到1 890萬份報關表,收取了11.9億元進/出口報關費/成衣業訓練附加稅/遲交報關表罰款,另討回欠交的報關費/成衣業訓練附加稅及徵收遲交報關表罰款/行政罰款達2 380萬元。二零零六年,海關共收到1 950萬份報關表,收取了13.05億元進/出口報關費/成衣業訓練附加稅/遲交報關表罰款,另討回欠交的報關費/成衣業訓練附加稅及徵收遲交報關表罰款/行政罰款達2 350萬元。

  返回頁首
 
   

   
 

協助海外海關當局調查有關評值的欺詐案件

作為世界海關組織的成員,海關會應其他海關當局的要求,協助調查與關稅有關的詐騙案件。在二零零五年和二零零六年,海關分別接獲108宗和36宗要求,當中大多是涉及報關貨值低於實際貨值的案件。

  返回頁首
 
   

   
 

《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 — 貨物貿易

自二零零四一月一日實施《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起,現時1 407項領有CEPA原產地證書的香港產品在輸入內地時可享有零關稅優惠。在二零零五年和二零零六年,當局共收到16 544份CEPA原產地證書的申請。在這些申請當中,當局共發出16 025份CEPA原產地證書,產品總值56.19億元。這些申請涵蓋一系列各式各樣的產品,其中價值最高的五項是藥劑製品、塑膠物料及物品、紡織品及成衣、食品及飲品,以及金屬製品。

海關負責CEPA簽發來源證制度的執法工作。在二零零五年和二零零六年,海關就2 078宗CEPA原產地證書的申請進行貨物付運檢查,並在各貨物出口管制站檢驗了282批CEPA付運貨物。



緊貿安排及貨物轉運管制科的一名人員正在一間發泡膠廠進行貨物付運檢查。 緊貿安排及貨物轉運管制科的一名人員正巡視一間印刷廠。 緊貿安排及貨物轉運管制科的人員正進行突擊檢查行動。


 

  返回頁首
 
   

   
 

金伯利進程發證計劃

金伯利 進程發證計劃下的未經加工鑽石發證計劃由金伯利進程(下稱“進程”)訂立。進程屬國際協商會議,旨在遏止透過“衝突鑽石”貿易助長武裝衝突、叛亂活動及武器非法擴散。現時約有69個經濟體系(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與發證計劃。為保障香港作為地區鑽石貿易樞紐的既得利益,香港參與了這項計劃,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指定的進出口機關。發證計劃包括未經加工鑽石商登記制度,以及未經加工鑽石進口及出口發證制度,已於二零零三年一月二日起在香港實施。在二零零五年和二零零六年 ,海關人員就未經加工鑽石分別進行447次和522次貨物付運檢查,以及12項和13項調查。

  返回頁首
 
   

   
 

儲備商品管制

海關透過執行《儲備商品條例》,監察食米的進出口情況,並確保此種商品在港有穩定的供應。在二零零五年和二零零六年,海關根據食米管制制度分別進行檢查3 264次和3 464次。

  返回頁首
 
   

   
 

調解貿易糾紛

為保本港的貿易美譽,海關提供免費調解服務,協助排解海外貿易公司向本地公司提出的貿易糾紛。二零零五年,海關為142宗貿易糾紛居中斡旋,其中41宗已圓滿解決。二零零六年,海關為118宗貿易糾紛居中斡旋,其中36宗已圓滿解決。

  返回頁首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