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緝毒策略

海關是其中一個負責緝毒的主要執法機構,具有立法會所賦予的權力,一直積極偵查及防止香港境內出現販毒活動,並從三方面着手打擊販毒活動,包括進行毒品調查、追討販毒/犯罪得益和管制可用於非法製造毒品的化學前體。

2. 為防毒品流入及經香港轉往其他地方,海關在各出入境關卡實施嚴格管制,同時借助情報、電腦系統、高科技設備及緝毒犬,提高甄選及檢查能力。海關打擊販毒活動的工作,並不只限於各出入境關卡,海關更在全港各地主動深入調查各個層面的集團販毒活動,針對目標集團及人物,進行監視及搜集情報。

3. 海關亦負責追查、凍結及充公來自非法活動的販毒/犯罪得益,務求偵破和阻止毒販或罪犯利用販毒/犯罪得益進行更多販毒活動或其他犯罪活動,或利用香港作為清洗黑錢的基地。

4. 作為負責執行《化學品管制條例》的唯一部門,海關已有一套有效的發牌制度,監察及管制化學前體。透過發牌管制和國際聯絡網,海關嚴禁在本港和世界各地非法轉運化學前體。


海關人員正押解一名毒販。
海關人員在記者招待會展示檢獲得的危險藥物。

  back to top
 

 

販毒趨勢

5. 香港海岸線綿長,出入境關卡的車輛及旅客流量龐大,毒販往往伺機進行偷運毒品活動。大批的毒品相信是收藏在大量運入本港的商業貨品中偷運入境。偷運少量毒品來港的方法,則包括體內藏毒、把毒品藏在身上、各種物品或行李暗格內;同時,毒販亦有採取各種迂迴路線,利用郵遞或特快郵包偷運少量毒品。


海關在香港國際機場拘捕兩名毒販,他們以把毒品藏在身上的方法偷運22 542粒“搖頭丸”。
 

6. 海洛英仍是本港最普遍濫用的藥物。在香港檢獲的海洛英主要源自金三角,再經陸路運往華南地區(例如廣東或雲南省)貯存。販毒集團通常僱用毒品帶家,並利用貨車及私家車頻密裝運小批貨品,藉以偷運海洛英來港。有些毒販採用體內藏毒方法,企圖避過偵查。二零零三年,海關在陸路邊界管制站共拘捕12名毒品帶家(其中兩名體內藏毒),從該些毒品帶家處檢獲的海洛英數量介乎約100克至2公斤之間。二零零四年,海關在陸路邊界管制站共拘捕14名毒品帶家,所檢獲的海洛英數量介乎約0.3克至272克之間。

7. 與二零零二年一樣,氯胺酮是本港第二廣為濫用的藥物。同時,氯胺酮現已成為年青人最普遍濫用的藥物。二零零三及二零零四年,海關分別偵破了47宗及32宗涉及氯胺酮的案件,並分別拘捕50人及34人。大部分的氯胺酮均來自內地,並分成小包(250克)由旅客偷運過境。

8. 在本港發現的大麻草主要來自柬埔寨及泰國。少量的大麻草是以空運郵包偷運來港,而大批的大麻草則通常藏於海運貨物當中。在香港,濫用大麻精的情況並不普遍。隨着香港對大麻精的需求日益減少,偷運大麻精的活動已沉寂多年。不過,海關在二零零三年破獲三宗重大案件,並於其中一宗案件中,在香港國際機場拘捕一名尼泊爾籍毒品帶家,檢獲6.76公斤大麻精。二零零四年一月,駐守機場的海關人員拘捕一名來自加德滿都的尼泊爾籍男子,檢獲6.5公斤大麻精。二零零四年五月,海關人員亦從一名來自加德滿都的女子處查獲9.1公斤大麻精。該些大麻精巧妙地壓成圓條,藏在水牛肉乾內。


 
海關在香港國際機場拘捕一名以體內藏毒方法偷運6.76公斤大麻精的尼泊爾籍男子。

9.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海關在二零零四年二月初首次在香港緝獲大麻花(1.63公斤),其後在三月更檢獲26公斤大麻花,而該批大麻花的零售總值高達780萬元。檢獲大麻花的THC(9-四氫大麻酚(9-tetrahydrocannabinol)—大麻化學成分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介乎11至16%,與大麻草平均1至3%的含量比較,大麻花的藥力較大麻草強很多。二零零四年,有不法份子將大麻花經郵遞系統偷運入香港,而海關共檢獲40.5公斤大麻花。

10. 在本港檢獲的甲基安非他明(“冰”)大多源自包括內地的鄰近國家,供本港銷售或以少量形式轉運往其他東南亞國家。“冰”是製造“冰丸”的重要原料,“冰丸”是在馬來西亞及印尼常被濫用的藥物。由於這些藥物的需求量大,而且有很高的邊際利潤,所以印尼、馬來西亞及台灣的犯罪集團都活躍於將“冰”由內地販運往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鑑於海關近年採取雷厲的執法行動,偷運“冰”的活動由二零零三年年初起已沉寂多時。情報顯示緬甸把“冰”銷售至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等鄰近國家,已成為這些國家的新貨源。

11. 另一方面,關島最近亦成為內地生產的“冰”的新興市場。在二零零三年上半年度偵破兩宗涉及“冰”的案件,正好印證這趨勢。二零零三年二月,香港海關與美國聯邦禁毒處進行聯合調查,在一個由香港寄往關島的郵包中檢獲2.8公斤“冰”。另一宗案件於二零零三年四月在香港國際機場破獲,案中的海關人員在一名前往關島的旅客身上檢獲3.44公斤“冰”。

12. “搖頭丸”的濫用情況曾一度迅速加劇,但又轉瞬即逝,在過去兩年已緩和下來。二零零三年,海關共破獲三宗重大案件,並於其中一宗案件中,在香港國際機場拘捕兩名毒販,檢獲22 542片亞甲二氧甲基安非他明(搖頭丸)。該些檢獲的亞甲二氧甲基安非他明來自荷蘭,擬供應給日本市場。除了歐洲生產的亞甲二氧甲基安非他明外,內地生產的低質素“搖頭丸類”片劑在夜間娛樂場所亦大行其道。這些“搖頭丸類”片劑含有氯胺酮、“冰”及其他添加劑等物質。

13. 二零零四年,海關偵破一宗重大案件,並在有關的監運行動中檢獲62 700片高質素的亞甲二氧甲基安非他明(藏於一個由比利時寄出的特快郵包中的7個魚缸濾水器內)和拘捕4人。

14. 源自南美的可卡因只為社會上少數有錢人所吸食。為了避過海關的偵查,毒販採取各種迂迴路線,先由南美國家出發,然後經歐洲、美國或南非來港。由於海關加強檢查旅客的行李和商用貨品,毒販常以體內藏毒的方法來偷運可卡因。二零零三年,海關在香港國際機場拘捕7 名毒品帶家,他們合共偷運5.74公斤可卡因。


15. 海關在二零零四年十二月破獲一宗重大案件,截查一名由秘魯經阿姆斯特丹來港的香港男子,並在他的旅行喼暗格內發現10.3公斤可卡因。由於本港對可卡因的需求增加,以及不大富裕的人也越來越喜歡吸食可卡因,因此二零零四年檢獲的可卡因總數較二零零三年的5.8公斤增加超過100%,達到13.1公斤。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四日,海關在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偵破歷來檢獲最多可卡因的偷運毒品案。
用作收藏可卡因的行李暗格。

  back to top
 

 

緝毒行動

16. 隨着改善情報支援及加強雷厲的執法行動,海關在遏止藥物濫用和販毒活動方面,取得顯著成果。二零零三年,海關拘捕723名毒販,並搗破一個毒品稀釋中心及8個分銷中心,共檢獲11.95公斤海洛英、11.86公斤氯胺酮、51 285片亞甲二氧甲基安非他明(搖頭丸)、16.37公斤大麻、3.46公斤甲基安非他明(冰)、5.76公斤可卡因及28 001片其他精神藥物。二零零四年,海關拘捕700 名毒販,並搗破一個毒品稀釋中心及16 個分銷中心,共檢獲11.3公斤海洛英、4.8公斤氯胺酮、116 477片亞甲二氧甲基安非他明(搖頭丸)、112.2公斤大麻、11公斤甲基安非他明(冰)、13.2公斤可卡因及26 237片其他精神藥物。

17. 在國際合作打擊販毒活動方面,海關繼續擔當積極的角色,與其他地區的海關組織及執法機構交換情報及採取聯合行動。二零零三年,海關所處理的重要案件包括:在關島檢獲2.8公斤甲基安非他明,並拘捕一人;在澳洲及馬來西亞檢獲115萬片亞甲二氧甲基安非他明,並拘捕13人;在澳洲檢獲100公斤海洛英,並拘捕3人;以及在日本檢獲20公斤大麻草,並拘捕一人。此外,海關還在菲律賓搗破一個毒品工場,並檢獲1 070公斤甲基安非他明和拘捕5人;在墨西哥檢獲1 336萬片假麻黃鹼(可用作製造甲基安非他明的前體),並拘捕14人;以及在土耳其檢獲20 000公斤高錳酸鉀(可用作製造可卡因的前體)。

18. 二零零四年,海關所處理的重要案件包括:在關島檢獲兩公斤液體甲基安非他明,並拘捕一人;於兩宗案件中,在日本共檢獲4.91公斤甲基安非他明,並拘捕兩人;在內地共檢獲1.4公斤海洛英、2 230片亞甲二氧甲基安非他明,並拘捕9人;以及在內地搗破一個毒品稀釋中心及貯存中心,並檢獲15公斤海洛英和拘捕11人。此外,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案件,包括在紐西蘭檢獲1.2公斤甲基安非他明,並拘捕一人;在菲律賓檢獲675公斤甲基安非他明,並拘捕11人;在澳洲檢獲15.8公斤液體甲基安非他明,並拘捕一人;以及於五宗案件中,在墨西哥及美國共檢獲5 364萬片假麻黃鹼(可用作製造甲基安非他明的前體),並拘捕一人。

二零零四年七月,張志剛監督到訪泰國,訪問當地多個執法機關,進行聯絡工作,以加強彼此的合作及情報交流。
二零零三年,海關拘捕兩名在香港國際機場打算離港前往關島的毒販,並檢獲3.44 公斤甲基安非他明。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八日海關檢獲歷來最多共62 700粒“搖頭丸”。

  back to top
 

 

財務調查

19. 海關一直積極追查來自販毒及有組織罪行的犯罪得益,成績令人鼓舞。為了表揚香港海關傾力協助充公一個美國販毒集團的1 億美元販毒得益,美國政府在二零零三年七月從充公得來的販毒得益中撥出290萬美元,給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本港方面,由海關及警務處管理的聯合財富調查情報組在二零零三年接到來自各財務機構的11 678宗可疑交易報告,其中704宗已交由海關調查。二零零四年,海關凍結一名毒販的95萬元資產,而聯合財富調查情報組則接到來自各財務機構的13 223宗可疑交易報告,其中399宗已交由海關跟進調查。


  back to top
 

 

化學品管制

20. 海關負責執行《化學品管制條例》,透過發牌制度,管制常被用作非法製造毒品及精神藥物的25種化學品的貿易活動。

21. 此外,海關亦一直參與推行一個國際合作機制,監管化學前體的裝運,以防非法轉運化學前體。貨品獲批准出口之前,進口國家或地區會獲發給出口前通知書,以查核裝運的合法性。二零零三及二零零四年,分別有23及21個國家獲發給367及463份出口前通知書。

22. 二零零三及二零零四年,海關繼續積極參與“紫色行動”、“黃寶石行動”及“稜鏡計劃”等三項國際追蹤計劃,以分別監管高錳酸鉀、乙酸酐及可用作非法製造安非他明類興奮劑的化學品的裝運。

23. 由二零零三年七月起,海關毒品調查科和機場科人員與本港及海外有關當局進行一項長期行動,以追蹤由香港出口的假麻黃鹼片劑和防止有關的假麻黃鹼片劑遭到非法轉運後用作製造毒品。二零零三年,有關行動讓墨西哥當局檢獲1 336萬片假麻黃鹼,並拘捕14人。二零零四年年底,有多個機構包括衛生署參與這個行動,成功讓美國及墨西哥當局共檢獲6 642萬片假麻黃鹼,並拘捕15人。

24. 二零零三年四月,海關人員在香港國際機場從一件由澳洲悉尼入境的貨物中,檢獲30公斤沒有有效進口許可證的高錳酸鉀。



  back to top
 

 
previous next